•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技术资料

    “秆青、叶绿、谷枯”,水稻这是得了什么怪病?

    穗枯病又称谷枯病,是细菌性病害。是我国新出现的水稻后期穗部病害。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氮肥量的增加以及品种的更替等原因,这种病害的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这种病害均发生在水稻生育后期,可交叉感染,一旦发生则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稻感染该病后均可引起水稻结实率降低以及谷粒变色、腐坏、畸形,病原菌产生的******还会对人畜的健康造成危害。
    1、穗枯病特征
    水稻穗枯病受害稻穗的病谷粒一般10~20粒,发病重的50%以上谷粒枯死,发病早而重的稻穗呈直立状而不易弯曲,发病谷粒大多数不饱满或者不结实。
    一般造成15% ~20%的减产,***严重的减产达到80% 。水稻穗枯病与真菌性穗腐病的***大差别是穗轴和枝梗均为健全绿色,不会枯萎。可以用“秆青、叶绿、谷枯”简单概括其病状。
    2、穗部症状观察
    该样品谷壳上有褐色病斑,病斑中央灰白,米粒上面有褐色线。判别穗枯病一定要剥开谷壳观察米粒上是否有褐色线,有则是穗枯病。
    目前尚未发现表现完全抗性的水稻品种。开花晚的稻穗经历较低温度,所以灌浆时遇到病害较少。
    3、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水稻穗枯病生长温度11-40℃,***适为30-35℃。病原菌在本田病粒上越冬,在虎尾草、画眉草、稗草、稻稗、牛筋草、狗尾草、芦苇等植物上寄主。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即抽穗期高温多日照,降雨量少易发病。水稻穗枯病也可在空气中漂浮的大量病原菌孢子随风雨飘落到水稻颖壳开口处定殖萌发初次侵染。发病的稻穗是再侵染的重要因素,水稻抽穗前后一周是谷粒的***适发病时期。
    | 发布时间:2017.11.08    来源:    查看次数:2517